全球造船業或將再遭重創
2011-12-12 08:13:17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由于歐洲遭遇債務危機,韓國主要船企已經接到船東推遲交付24艘價值30億美元新船的要求,從而引發人們擔心全球造船行業將再次遭遇2008年遭遇的重創。
韓國為包括大宇造船海洋工程(船型 船廠 買賣)公司和現代重工(船機庫 位置)在內的世界上最大的船企的所在地在韓國整個股票市場指數只下降了10%的情況下,韓國股票市場的造船子指數在最近六個月已經下滑了40%。
據提供給證券公司的一份監管文件稱,僅11月份,就接獲的訂單價值而言,為韓國第五大船企的STX 海洋造船,已經達成推遲交付15艘價1.5萬億韓元(約合17億新加坡元)新船。訂造這些新船的船東主要是歐洲船東。
STX 海洋造船的母公司STX集團發言人稱,由于預計明年商業形勢不會太好,預計將有更多的新船被推遲交付。
由于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已經導致融資枯,傳統上全球航運公司的主要貸款銀行——歐洲銀行已經收緊了貸款額度。
許多尚需從2008年金融危機前接獲的過多訂單中恢復的船企已經首當其沖減少了新船交付,因為船東通常依靠長期借貸資金維持生存。
大宇造船在最近的監管文件中稱,“減少企業貸款將導致新船訂單減少。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全球造船行業可能再次陷入2008年危機期間經歷的訂單減少和要求推遲交付新船的惡性循環!
韓國造船企業不是惟一受到影響的。在中國,就造船能力而言,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國的造船企業正在掙扎,由于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國的一些小型船廠已經頻臨破產。
即使是在最近幾個月歐元區危機加深之前,大宇仍然接到了亞洲一家和歐洲一家用戶推遲交付13艘價值1.6萬億韓元新船的要求。
韓國第二大造船企業——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稱,推遲交付新船不是由于融資問題,而是用戶改變他們已經訂購的船型以便更好地應對全球貿易增速減緩。
到目前為止,跟蹤運輸干散貨商品運價的——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的海運指數在最近一年已經下降了14%。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投資者將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的海運指數視為對原材料需求的晴雨表。
標簽: 全球造船業